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情资讯 > 黄石要闻

托起残疾人“稳稳”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2-07-07  所属栏目:黄石要闻  点击次数:1698  返回上页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福利制度。全市各级残联积极贯彻党代会精神,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针对残疾人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采取切实措施,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

落实政策 解决残疾人托养难题

“感谢残联的同志帮我儿解决难题。”近日,西塞山区82岁的老人李益群感激地说。

原来,李益群的儿子李某某是重度智力残疾人,由于生活不能自理,只能完全依赖其父照料。近期,李益群因病住院,李某某被社区安排到西塞山区某民办养老院托养。因该养老院托养费用较高,李益群写信向市残联等部门求助,称自身患有多种疾病,家庭经济极端困难,希望帮助解决儿子每月的护理及生活费用。

“残疾群众有难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得知这一情况后,市残联与西塞山区残联密切配合,第一时间调查核实情况,并与民政部门协调沟通。经过各方努力,李某某被西塞山区民政局作为特困人员安置到公立养老院,予以妥善照料。

辅具上门 圆残疾儿童“行走梦”

残联部门在基层走访中了解到,大冶市有85名15岁以下的脑瘫儿童存在脚外翻、脚内翻、足下垂等问题,走路有障碍。要恢复行走功能,必须穿上适配的矫形鞋。

针对这一情况,大冶市残联投入13万余元,组织康复专家,对残疾儿童进行一对一评估,现场取模适配矫形鞋,帮助他们实现“行走梦”。

开发区·铁山区太子镇残疾儿童张某某无法站立行走,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接送不便,即将小升初的张某某面临“上学难”的困境。该区残联了解情况后,为其免费配发了电动轮椅,并现场教会张某某使用。张某某的奶奶说,有了这台电动轮椅,孙子可以便捷生活,安心学习。

靠前服务 解决他们就业难题

健全人就业不易,残疾人就业更难。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难题,市残联大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主动派人前往用人单位,深入宣传残疾人按比例就业优惠政策,引导用人单位适当降低用工条件,积极安置残疾人就业。目前,鄂东医养集团已有招收5名残疾人大学生的用工意向,湖北师范大学安置残疾人大学生1名。

同时,市残联还开展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跨省通办联网认证审核,通过在主流媒体刊登公告和发放宣传手册的方式,指导用人单位进行网上申报,让数据多跑路,残疾人就业企业少跑腿,全市已有261家用人单位网上申报并审核通过。

上门服务 提供“一站式”评残办证

残疾人因身体条件限制,往往面临“想办证不方便办”的难题。市残联指导各县(市、区)残联组织残疾评定小组,开展入户办证和集中办证工作,残疾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残疾人证。

截至目前,我市残联部门为77名肢体残疾人(含疑似)开展上门残疾等级评定;为618名肢体残疾人(含疑似)进行集中残疾等级评定。同时,大冶市残联对摸查出的39名疑似精神类残疾人开展专项上门鉴定评残服务,实现疑似重度精神类残疾人办证“一次都不用跑”;阳新县残联与阳新县人民医院评残专家前往阳新10个镇(场、区)开展入户办证和集中办证工作,290余名残疾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残疾人证;黄石港区残联及时向167名新办证残疾人,发放鉴定费补贴30746元,有效减轻了残疾人办证的经济负担。(来源:黄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