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召开常委会会议7次、主任会议12次,制定和实施法规3件,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5项,开展执法检查7次、专题询问2次、视察调研14次,依法作出决议决定4项……一件件立法项目、一次次视察调研、一条条意见建议、一桩桩民生实事,凝结的是市人大代表认真履职的责任担当,彰显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在黄石生动实践的丰硕成果。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政治机关这一本质属性,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人大工作全局,自觉对标对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人大工作的生命线,坚定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紧扣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有效发挥人大作用,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圆满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小切口”立良法促善治
2022年12月28日,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公布《黄石市养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条例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六章三十八条,通过对养犬过程中的免疫和登记、行为规范、收容留检等重要环节作出制度规定,建立全链条全环节、协同共治的监管体系,积极引导市民依法养犬、规范养犬、文明养犬,着力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和市民生活品质。
立法,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在立法选题、组织法规案起草和审议把关中的“三个主导”作用,通过“小切口”“小快灵”立法,突出地方特色,做到精准管用。推进区域协同立法,多次与武汉、鄂州等地就协同立法问题进行沟通研讨,制定《武汉城市圈公共交通一体化促进条例》,让“交通同网”成为协同立法的生动实践,以法治引领武汉都市圈公共交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为了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立法工作机制,组建了由12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法律咨询组,建立了涵盖乡镇政府、街道社区、法检部门的9家单位基层立法联系点,不断拓展开门立法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吸纳民意、汇集民智。
为了加强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监督,真正让法律法规长出“牙齿”,市人大常委会探索“查一访一问一”的工作机制,督促及时出台法规实施方案和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完善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报告制度,适时开展执法检查,推动地方性法规进入执法、融入司法、列入普法、汇入守法。
高质量监督 护航城市发展
人民关切所系、改革发展所需,就是人大监督所至。过去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紧紧围绕建设“两个城市、五个示范区”的目标履职尽责,为黄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人大力量。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土壤,是市场主体的氧气,是集聚资源要素的磁场。今年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在谋划年度工作要点时,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既通过综合运用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等多种方式打好监督“组合拳”,又针对不同重点组织专题询问,打好监督“连续拳”,希望通过响鼓重锤、连击发力的方式,补齐工作中的短板弱项,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聚焦“开发区企业水电热等要素保障”“建设项目验收难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主题,先后对全市14家市直部门和有关单位开展了2场专题询问,切实提升询问监督的刚性和实效。目前,2次专题询问涉及的15个方面31个具体问题已全部移交相关部门和单位办理,企业用电闪停暂降、汪仁自来水加压站建设缓慢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服务市场主体提升审判效能、落实少捕慎诉和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等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生态环保问题加强监督,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湖泊管理与保护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审议了2021年度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完成情况以及长江大保护工作等情况的报告,扎实开展了《环保法》《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长江大保护等重点工作,助推建设水清岸绿、鱼翔浅底、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美丽黄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堵点痛点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聚焦推进乡村振兴,听取和审议关于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的报告,督促持续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政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聚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首次听取和审议市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关于全市村(居)委会换届选举、社保基金管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工作报告,组织开展《黄石市房屋安全管理条例》执法检查,集中视察了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物业管理、新(改扩)建学校情况,为督促政府“十件实事”落地见效,推进住有所安、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弱有所扶作出了积极贡献。
发挥代表作用 提升履职实效
代表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突出人大代表这一关键主体,把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持人大工作生机活力的重要基础,广泛凝聚助推黄石经济社会发展的代表力量。
深化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2022年4月26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对全市“三访三促”代表行动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号召全市各级代表访企业促发展、访乡村促振兴、访社区促创文,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体现人大担当、打造人大品牌。2022年9月7日,在大冶召开现场推进会,通过现场观摩、交流经验、以会代训的方式,全面推进代表行动走深走细走实。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下,主任会议成员率先垂范,结合“一下三民”实践活动和全市中心工作“包保下沉”,深入“双千”服务企业、挂点村(社区)、重点建议承办单位114次,协调解决问题39个。市人大常委会精准发力,根据代表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物业管理专项视察,并邀请部分人大代表与相关职能部门、市物业协会进行“三方”座谈,共同探讨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的方法途径。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行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深入企业车间、居民小区、田间地头调查研究、献计献力,为优化营商环境、文明城市创建、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目前,全市五级人大代表3803人,组成199个代表小组,进站开展活动400多次,收集解决问题建议944条,推动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
与此同时,为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效,市人大常委会完善代表建议分办程序,首次协调市住建局等代表建议比较集中的单位在人代会期间,对代表议案建议进行联合会审,第一时间提出拟分办意见。坚持议案建议办理过程与结果并重,不断健全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专委会对口分组督办和媒体参与督办等督办制度,持续完善第三方评估、分类综合评价、满意度测评等工作机制,督促承办单位开门办理、解决问题,努力让代表呼声有回应、群众期盼有着落。据统计,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共收到议案建议203件,目前已全部办理完毕,代表建议满意率99%、落实率93.5%。
潮平岸阔催人进,奋楫扬帆正当时。在新的“赶考路”上,市人大常委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用好宪法法律赋予人大的各项职权,为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核心城市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奋力谱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黄石篇章凝聚智慧和力量。
来源:黄石日报
- 上一篇:金融“早春行”力拼“开门红”
- 下一篇:黄石两会准备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