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黄石市供销社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作情况

发布时间:2016-05-19  所属栏目:信息公开  点击次数:4086  返回上页

       根据《省供销社转发<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发挥供销合作社优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的通知》(鄂合发     [2016]29号)的要求,以及黄石市委市政府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市供销社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供销社系统组织、网络、资源优势,采取得力措施狠抓脱贫攻坚战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按照总社和省社的文件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市供销社党委把脱贫攻坚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一是建立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社主要领导为组长,社各党委委员为副组长,各科室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专门的工作专班。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扶贫专班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二是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规划。在编写《黄石市供销合作社“十三五”发展规划》时,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大事来抓,充分发挥供销社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天然优势,调动多方资源,从多角度多方面促进农业发展,加快农村建设,提高农民致富能力。三是组成驻村工作队。社对口扶贫村为大王镇莲花村,是重点贫困村,全村有187户重点贫困户,为尽快实现贫困户脱贫,社选派四名优秀干部组成扶贫工作队,驻村蹲点帮扶,明确要求2016年内完成驻点村实现整体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扶贫工作

       1、开展特色产业扶贫。一是培育发展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加强与农村贫困户有效对接,流转土地200亩,建立莲花村白茶基地。二是着力发展一批质量硬、特色明显、认可度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社并形成利益共同体,使其享受供销合作社实实在在的帮扶。在莲花村建立了良和、有和等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亩,开发养鱼池320亩,涉及农户200多户,有效地带动农民脱贫,实现农民增收。三是着力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参股组建昇宏佳农业开发公司,流转土地1000亩,吸纳带动350户贫困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增加稳定收益,实现脱贫致富。四是鼓励社有企业、基层供销合作社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四棵、金牛、还地桥等乡镇着力开展土地托管和参与土地流转服务,流转土地5000亩,吸纳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增加收入。

       2、开展综合服务帮扶。供销社系统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供应化肥、农药、农膜,开展机耕机种、农产品购销、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2-3月份组织专班开展“农资”打假,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与邮政、建行联合开展村村通、裕农卡进村入户。加大对当地村级综合服务社的扶持力度,优化服务范围,开展水电费代缴、快递收发、网上代销代购等多种服务。今年3月15日,“哈哈农庄”网店正式上线,在大冶市77家农资农家店开展农业生产资料网上销售服务。实现农资产品网上销售线下配送的新模式,在农用化肥价格上每年为农民减负200万元。

       3、探索电子商务扶贫。抓住黄石市被列入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九个试点城市之一的历史机遇,按照《黄石市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方案》(黄石政函[2015]107号)的要求,我社加快落实农村电子商务经营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了“县级运营中心+乡镇电商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的农村电商运作模式,配合建立农村物流快递配送体系。市供销社系统成立了3家直属电子商务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电商品牌,并积极与总社“供销e家”和省社“裕农购”等进行业务对接,加强与省裕农公司业务合作。通过直属电商公司平台,建设电商运营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农村电商服务站,重点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进行网上推介和销售。发挥黄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联合优势,整合多方资源,逐步把专业合作社建成乡村旅游景点,打造“农商旅文”多链并驱,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将旅游产业作为精准脱贫的致富产业。

       4、推进科教扶贫。一是充分发挥市供销社下属电子技术技工学校的作用,加强与贫困地区的教育帮扶,为农民工开展职业技术培训1000人次,提高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技能。二是与当地乡镇或村委会进行协作,结合远程教育活动,大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提升群众的脱贫致富能力。联合阳新县白沙镇平原村,建立农民电商培训基地,农民经纪人培训中心,培训农民脱贫致富带头人600人次。三是在排市、龙港、洋港、刘仁八、保安等贫困镇村建设新型庄稼医院,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直供、农技咨询等服务,着力发展了“庄稼医院+合作社+贫困户”的服务模式,促进专业农业技术进村入户。

       5、开展就业扶贫。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合作金融等平台,帮助贫困地区有知识、有技术的中青年实现创业就业,创办了枫林镇石田古驿乡村旅游体验带;通过发展农村综合服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日用消费品经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贫困地区留守人员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创办了刘仁八、金牛、富池电子商务公司;积极开拓家政服务、休闲旅游等现代生活服务业,吸纳贫困地区劳务输出就业,仅阳新县每年对外输出就业3万人。

       6、加强定点结对扶贫。社驻村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建档立卡,帮扶村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制定精准扶贫方案,改善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户脱贫,完成大王镇莲花村的精准扶贫各项工作任务。指派专人负责,制订脱贫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帮扶活动;加强与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沟通协调,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活动;建立结对帮扶档案,跟踪、落实帮扶措施,做好工作台账,得到省扶贫办、市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市供销社自身实力不足,在深入开展服务“三农”工作中存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难题。二是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愿改变、创新生产、生活方式。三是部分贫困户因病、因残,劳动力缺乏,脱贫路径狭小。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统筹整合有限资源,将力量向贫困地区倾斜,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予以支持。重点在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上下功夫,建立“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加强贫困地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专项培训,重点培育电商人才;加大对口职业培训力度。发挥社属企业带动作用,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村企共建、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对贫困地区进行帮扶,带动当地发展。

       二是争取多方支持。向总社、省社、市政府以及各部门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协调化解我市供销社历史债务问题,减掉包袱、轻装上阵、大展手脚。建立“新网工程”专项扶持制度,将“新网工程”市、县两级财政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合作发展基金”,促进我市为农服务项目的发展。建立市级农资储备制度,将农资储备贴息纳入财政预算。(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