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装载有1.12万吨大豆的“江海直达”67号船历经6天5夜航行后,由舟山抵达黄石新港,开始卸船作业。随后,这些大豆将在36小时内完成“铁水联运”转换,由铁路发运至川渝一带。这标志着黄石成为长江中游首个同时开展两种及以上大宗散货(粮食、铁矿石)江海直达业务的城市,为加快我市打造长江水铁联运重要节点提供了有力支撑。
“‘江海直达+多式联运’的物流新模式,既减少运输环节,也发挥了黄石新港水铁联运无缝衔接的优势,有效降低货物中转损耗、缩短运输时间、提升运输效率,进一步凸显了黄石新港的区位优势和功能优势。”黄石新港多式联运公司总经理张杰介绍,从海运转内河航运,大宗散货由舟山抵达川渝,传统水运方式需耗时20天左右,通过单一“铁水联运”方式可将运输时间缩减至13天左右,而通过“江海直达+铁水联运”方式运输时间可以进一步压缩到9天左右。
为了持续发挥黄石新港“江海直达+多式联运”模式优势,稳固与舟山港在“江海直达”业务上的合作,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组织专班多次前往舟山及西南地区,与有关政府部门及市场主体积极对接,同时安排市港口物流发展中心牵头成立工作专班,联合新港港口、武汉铁路局、铁投公司等多家单位,为江海直达航线开通绿色通道。
特别是今年7月,我市出台最新港口物流业奖补政策,其中新增“舟山港至黄石江海直达(海进江)航线”奖补项目,来吸引上下游及周边企业入驻黄石,全力推动“舟山—黄石”江海直达实现常态化运营,稳步拓展“多式联运”通道。
市港口物流发展中心党组书记程贵芬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黄石打造长江水铁联运重要节点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鼓励市场主体参与,用足用好政策红利,推动黄石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黄石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提供港口支持。
据了解,黄石新港已跃居长江中游最大单体港,同时也是黄石打造长江水铁联运节点城市的重要载体。9月17日,黄石至韩国散杂货近洋直航实现复航,为黄石外贸企业畅通了国际物流新通道。同月19日,装载有1.3万吨铁矿粉的“江海直达16”号船舶抵达黄石新港,黄石首次开通铁矿石“江海直达”新业务。(杜鹏)
- 上一篇:奔赴千里跨省执行 追回欠款为企解忧
- 下一篇:布局“全域临空” 黄石港区乘“机”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