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稳增长的有关文件精神,立足自身职能,完善流通网络,加强社企引领,推进产销对接,在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方面贡献供销力量。
一是整合资源,发展集采集配。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投资300万元对集采集配中心门前道路进行改造升级,总投资2500万元的大冶市金牛三农服务中心项目,成功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500万元;积极争取部门单位支持,6个项目入库全市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当中,加快系统网点完善物流仓储、快递收发、农资配送、电子商务、便民服务及特色农产品购销等功能。目前,共建设市(县)集采集配中心2个,乡镇综合超市20家,村级合作建设网点300余个,逐步搭建起农村物流及各类物资的中转仓储和分拨配送网络。
二是聚焦主业,推进社企转型。因地因企制定具体措施,印发社企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推进社有企业主责主业向为农服务领域聚焦,以社有企业为平台和纽带,促进社有企业同国资企业、民营企业、社会团体的资本合作、业务合作。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全系统2023年新成立全资、参股企业3家,涉及农资经营、收储加工、展示展销、生鲜配送等业务领域,进一步发挥社企带动作用,推进社有企业加快由农资供应向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由农产品销售向现代农产品综合经营企业转型。
三是搭建平台,服务产销对接。线下,梳理完善农产品目录,依托省社农特优产品运营中心黄石馆、大冶市乡村振兴农特产品展销馆、社有企业农产品体验中心、爱心消费助农兴农扶贫专馆等自有资源及合作资源,组织特色农副产品积极参与“全省供销嘉年华”等线下展销对接活动5场次,在“楚茶论坛”武汉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上,我市殷祖白茶和金海白茶荣获博览会金奖。线上依托自身电商公司,以及扶贫“832”、“供销e家”、“供销荆选”等电子商务平台,帮助供销系统专业合作社带贫农副产品进驻电商平台销售,吸收百余个市场主体入驻,上架各类农产品2000余种。通过节会推介、线上引流等方式促进消费,实现农民增收和消费提质的良性循环。(刘振康)
- 上一篇:消费帮扶解民忧 助农增收促振兴
- 下一篇:市供销社邀请专家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