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冶市供销社发挥自身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服务三农”为抓手,不断增强“为农”服务本领,多措并举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做深做实。
一是“集采集配”,打通农资供应“最后一公里”。市供销社强化供应链思维,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积极对接农资下游产业链,紧密联系楚丰农资及省内外生产厂家,共同构建省、市、镇、村四级农资连锁经营体系,在全市建立15家农资配送中心、81家村级农资连锁店,畅通农资流通渠道,推动农资直供直销。今年春耕,市供销社整合全市农资需求,实现农资直达配送,至少70%的农资商品直接由厂家运至各乡镇网点,为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提供厂家直送服务。
二是“多边合作”,织牢社会化服务“一张网”。近年来,市供销社积极探索省、市供销系统内企业与我市农业企业合作的方式方法,积极推广“职业农民合伙人”模式。2023年11月,市供销社联合省供销农服集团、黄石市社隆祥公司和大冶市超丰米业有限公司、大冶鑫奔农机合作社两家企业共同成立了楚丰铜都农业服务有限公司,除供销系统内企业股东外,将两家社会主体纳为“合伙人”,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发展,助推两家企业的创新发展。新公司将为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耕、种、管、收等全过程“一站式”作业服务,2024年全程托管面积预计达到3万亩。
三是“牵线搭桥”,畅通本地优质农产品“新渠道”。一方面市供销社积极引导各类大、小超市与对口专业合作社对接,帮助指导超市组织筛选优质货源,解决超市农产品“进货难”问题;另一方面,指导督促专业合作社加强产品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通过“牵线搭桥”,搭建双向选择的平台,帮助专业合作社解决农产品“进门难”问题。截至今年3月底,已组织20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大冶市佳佳惠连锁超市对接洽谈,已订立长期稳定的供货协议。同时,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拓宽销售渠道、创新销售方式,组织多家农业经营主体在金鑫等农贸市场设立农产品自产自销区。今年一季度市供销社推进农副产品进超市、进市场,超市、农贸市场农产品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余帝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