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守护蓝天,共同缔造”街道(乡镇)微站预警动员会。会上提出,将在全市加快布局建设60个空气微站,并于今年下半年全面“上岗”,助力守护“黄石蓝”。
空气微站是一种小型化、智能化、便携式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它集成了多种传感器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空气中的颗粒物、气体污染物等关键指标,并将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传输到云平台或相关监管部门。空气微站具有体积小、安装便捷、实时监测等优点,适用于城市各个角落的空气质量监测。
我市正在积极推进建设的60个空气微站,可实现对重点企业、道路积尘、露天焚烧等污染源的实时监控。当污染物浓度超过预警限值时,生态环境部门可根据相关空气微站发出的警报,定性污染源,开展溯源排查。针对发现污染问题的源头和重点区域,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及时处理违法排放行为,提高环境执法的效率和精准度。
据悉,目前布点涉及到全市各县(市、区),其中大冶市8个、阳新县2个、黄石港区9个、西塞山区12个、下陆区12个、开发区·铁山区13个、新港园区4个,各空气微站根据所在位置不同,将分门别类针对企业排放、车辆尾气、区域传输、道路积尘、道路拥堵、露天焚烧、渣土运输等不同的监测重点开展实时监测。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跨区域协调联动,严抓大气项目治理,全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深度治理项目、关改搬转项目、企业绩效创建、老旧车淘汰“五个一批”项目有序实施,全力加强科学精准治气,做好污染应对。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2%。(记者 廖巍巍 实习生 李继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