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情资讯 > 黄石要闻

大冶湖千人防汛敬终如始

发布时间:2016-08-01  所属栏目:黄石要闻  点击次数:1904  返回上页

      昨日凌晨2时,大冶湖水位18.99米,历时28天首次降至19米以下。

  水利专家预测,按照目前的回落速度,水位有望在本周内降至设防水位18.5米以下,防汛工作将取得压倒性胜利。

  此时的大冶湖湖水,早已收起了锋芒,远远望去,平静的湖面仿佛这里此前从未发生任何险情。只有走近它,看着堤边码放整齐的石块砂袋、“人在堤在”的责任牌、巡堤人员黝黑的面庞……那曾经让人心弦紧绷的防汛场景,又会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以6月28日的第三轮强降雨为起点,大冶湖水位一路上涨,险情不断,6月30日突破设防水位。7月2日,水位直逼19米关口。随后仅一天时间,3日超出警戒水位达到19.59米。4日迅速攀升至20.04米,5日又窜至20.69米,超出保证水位0.19米。当晚10时,大冶湖林家湖东截西渠出现溃口,600多人昼夜奋战,溃口得到控制,并迅速建起第二道防线。

  暴雨仍在继续。6日11时,大冶湖水位达到峰值20.95米。当日8时40分,八里湖破垸行洪;10时许,下赛湖分洪;17时20分,磊山湖分洪。三处破垸分洪,2万余群众转移疏散,大冶湖水位降低0.1米。

  此后,大冶湖水位开始以每天0.06—0.1米的速度缓慢下降,但防汛形势之严峻却没有丝毫的缓解。17日,大冶湖水位降至20.42米,但6.8公里林家湖一线渗水点却反增至320处,大大超过6日大冶湖水位达到峰值时的207处。

  与此同时,大冶湖(开发区)防汛抢险指挥部兴隆咀防汛分指挥部于16日组建,连夜在10.5公里长的兴隆咀民垸堤段完成架设临时照明线路、清障除杂工作。短短三天时间里,兴隆咀民垸堤段累计发现渗水点240处,开挖出532条导水沟。

  从经验上看,“退水易溃堤”是湖区防汛的一条基本规律。“在涨水的过程中,堤身在水中长时间浸泡,堤里的土被喂饱了、泡松了。退水反而容易发生溃堤。”市水利局总工盖希光说,大冶湖在平均18米的常水位情况下,湖面面积为65平方公里。此次,大冶湖水面持续高位运行,接近或超过保证水位达10多天之久,湖面增至75平方公里,历史罕见。

  与历史罕见的汛情相对应,大冶湖林家湖、兴隆咀一线,17.3公里湖堤岸线上,不仅有13个市直部门参与值守,更有多达7名副厅级以上干部分段负责。“开发区机关干部全员上堤值守,加上辖区镇街及市直部门、各县市区前来支援的突击队、相关项目建设工程队伍,每天参与防汛应急的总人数都在千人以上,这是大冶湖防汛应急的依靠所在、信心所在。”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大冶湖(开发区)防汛抢险指挥部指挥长孔凡新说。

  直至7月27日,大冶湖水位降至19.46米,重回警戒水位以下。28日,参与大冶湖防汛应急值守的市直单位各防汛突击队开始有序撤离。30日,开发区防汛应急响应等级从三级降为四级,大冶湖林家湖、兴隆咀一线仍保留百余人的应急抢险队伍,确保万无一失。

  防汛应急,敬终如始。7月31日8时,开发区机关干部汪君刚刚结束前一晚12小时的值守,准备交接班。“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在等待最终胜利的到来。”他说。(杜鹏)



[来源:黄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