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供销社扎实推进驻点村精准扶贫工作
市供销社及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的根本标准,精心部署和组织,始终坚持“四个聚焦”,扎实推进驻点村(大王镇莲花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帮助贫困户走上致富之路。
一、始终聚焦扶贫标准,推进扶贫进程
脱贫攻坚首先要做好精准识别,农村农民收入完整统计存在很大难度,为做到精准识别,工作队员和帮扶干部多次走访贫困户,走访左邻右舍,多方听取群众意见,扶贫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可。其次做到精准施策,针对莲花村的贫困户主要集中在残疾家庭、无劳动能力的孤寡家庭和子女读书较多的家庭,一户一策,切实落实政策救助,如医疗报销、重病救助、残疾人生活补助、助学贷款等政策。对于政府兜底保障的贫困户,坚决落实政策。第三是做实精准退出,贫困户的退出严格按照扶贫政策要求,发动宣传到位,收入依据证明到位,群众评议意见到位,并认真做好公示,及时收集群众反馈意见,退出准确率达到100%。
二、始终聚焦就业培训,拓宽增收渠道
莲花村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提高村民经济收入的一条重要渠道,市供销社和村两委积极入户宣传方针政策,引导贫困户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提升就业创业的的信心和能力。一是开展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免费实用技术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我社结合自身职能,对贫困村民进行了1次农村电商业务培训,组织致富带头人外出学习发展经验3次。今年起贫困户自愿参与就业相关培训的,村“两委”将列出专项资金,对贫困户在培训过程中产生的培训费、资料费、交通费等,依据有效证明和发票统一买单,提高贫困户积极性。二是介绍外出务工,做好贫困劳动力与企业用人单位的精准对接,多途径广泛发布企业用工信息,介绍村民到浙江杭州萧山、广东等地务工,使该村外出务工人数由原来650多人,增加到840多人,2017年村民可支配收入明显提高。对于无法输送到企业就业的贫困劳动力,重点在公益性扶贫岗位上优先向上申报。村级公益事业或项目以优先招募贫困群众为前提,村两委决定在正常公益劳务基础上拟增加10%劳务费。三是支持创业发展,2018年,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在争取信贷部门贷款(无息贷款)的基础上,村以正常贷款利息的20%给予额外贴息,提高贫困户创业就业的积极性。
三、始终聚焦产业发展,培植造血功能
为了改变莲花村贫穷落后面貌,实现村级集体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市供销社驻莲花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一起,结合村实际情况,集思广益,制定谋划产业发展新思路。一是兴办合作社,通过供销社企业领办参股、村民合股等形式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使莲花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2016年的4家,发展到6家,为贫困户增收创造了条件。由村委会和村民共同投资80万元创办有和生态种养殖白茶基地项目,成立了黄石市有和生态种养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该项目面积120亩,白茶基地前期种植为贫困户提供酬劳3万元左右,2018年预计上交村集体0.8万元。发动群众发展产业,以户为单位组建合作社,村将扶贫资金按每亩200元予以补贴,通过宣传、发动、引领在清明节前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屋前屋后坡地山地全部栽种油茶,共计300多亩。通过一、二、三、四组带动作用,其余组在清明节前栽植一批、下半年栽植一批,莲花村初步形成油茶基地400-500亩,充分带动群众和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二是扶持种养殖产业,先后投资建设春桂生态精养鱼池、文兵水产养殖草鱼精养基地、金朋白牡丹药材种植基地等项目,其中,春桂生态精养鱼池投资9万元,预期年收入15万元;文兵水产养殖草鱼精养基地面积80亩,预期年收入20万元。村两委对于锦泽生态合作社荒废180亩土地重新利用开垦精养鱼池种养水稻套养龙虾。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效益,为民创收效益。针对无劳力的贫困户,在推动土地入股、土地流转收益基础上,鼓励居家养殖,对养殖鸡、鸭、鹅等20只以上的贫困户给予100元补贴,多养多补。三是建设光伏发电项目,5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60万元,2017年已发电22000度,实现收入2.2万元,2018年预期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
四、始终聚焦基础设施,加快脱贫步伐
自挂点莲花村以来,我社通过争取各方的支持和帮助,在村委会和工作队共同努力下,莲花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稳步提升,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完成了莲花村道路硬化、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自来水入户、村民活动广场、水塘及排污水渠改造等10个项目建设,总投资284万元。为贫困村达到饮水安全、基本医疗提供了保障。目前,已修建通组公路7.5千米,道路全部进行硬化;安装路灯142盏,全村公路实现亮化;完成480多户自来水入户工程,改变使用受污染水源的历史状况。